于国华
友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物联网中心经理

医疗行业迎来“云”时代。
在国家利好政策引导下,打通医院院内局域网、区域卫生网、互联网,利用“三网互通”开展远程服务,正在获得各类各级医疗机构的认同。
随着应用级云计算在行业应用技术、安全的成熟,医疗行业也迎来了“云”时代,不少医院已经开始尝试在云端备份存储,或者将历史数据完全存储到云端。在这一轮云技术推动的服务变革中,大多数医院选择优先将影像类数据进行云端存储,一方面服务于医护人员,如提供相应服务实现医生的影像远程调阅、诊断、教学等,另一方面服务于患者,可为患者提供影像终端系统,提供云端电子胶片服务。

国外很多国家和地方,比如新加坡政府就鼓励对医疗卫生开放数据再利用。2009年美国公布《开放数据创新战略》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开放,鼓励经济创新和政府信息透明化。在2015年6月1日《南湖晚报》第四版报道嘉兴一院在全省率先探索“云存储”,建立健康大数据的计划,并且已经有初步的成果。
对于医院来说,患者的数据长期以来都在医院的服务器内保存,医院的系统和外部的广域网是基本隔绝的。这种隔离更多的是为了数据安全的考虑。

UDe云端存储模式,涵盖从影像存储到应用服务的全流程,对推动医疗影像信息资源统一整合、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具有很好的示范价值,也是运用新技术产出成熟行业案例的典范。
数据上云的几点思考和技术准备
病例归属权
首先思考的就是病历归属权的问题。从数据归属权来说,客观病历记录(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检验报告、影像资料等)都是患者所有。主观病历,是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和思考的记录(如病程记录、诊断分析等)这部分病历所有权属于医院,因为涉及到患者信息,所有患者有权对其查看和复印的使用权。
按照201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条“门急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住院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我国法律严格要求机构需要妥善保管患者病历, 不得损毁、遗弃、非法处理患者病历材料。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18条规定。患者查阅复印病历的权利不受使用目的和理由限制,只要能够证明身份关系,并且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他人隐私情况下,医院都必须为患者或家属代理人等复印病历。
从法律及目前条款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医院需要无偿地并且持续地保存患者的病历,并且患者需要的时候医疗机构也必须满足患者的查阅和复印要求。并且客户病历(影像资料、检验报告)患者是拥有所有权,只要身份证明确凿,患者可以从医院获取数据并且拥有数据所有权。
数据为何要上云
数据为何要上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就以PACS究竟是什么”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基本上已经道出PACS的核心,存储问题是PACS系统比较核心的内容。但是对PACS 存储管理和维护中我们费尽心机、用了各式各样的技术、各种各样的策略。当我们运行几年后总是还是这样那样的问题。硬件老化换代问题、空间扩容问题、异地灾备问题等等。一系列的挑战搞得信息中心应接不暇。
既然历史数据有长期的检索需求,我们将数据放在云端也未尝不可。
将PACS数据同步到云存储有以下几个好处:
1、帮助降低存储的整体运维成本,同时兼顾远程灾备需求。云存储本身维护非常简单,基本上只需要使用而不操心维护,对医院来说也是一个云端数据灾备中心。
2、便于患者和医生方便调研。云存储对于跨地域的访问支持的比较全面,PCweb端和移动端都可以方便调阅云端数据。
3、便于后期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对于医院来说,大量的数据存储都是压力巨大,更无暇顾及数据挖掘分析了,但是在云存储端就不一样了,强大的后端平台可以方便的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比如阿里云就内置ODPS数据挖掘引擎。数据上云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服务意识的体现。患者就是去外地或者国外就医,影像数据都能方便的调阅出来。对于医院来说,它更大的意义是建立医院云端的大数据中心,真正让医院融入”互联网+“时代。
安全与体验
医院的数据需要及其安全,丢失或损害一点都是重大事故,所以医院的数据不能直接暴露在外,一部分数据是要服务患者,一部分数据要服务医院内部,一部分数据要服务各医疗机构,所以医院数据不能直接对接到患者,这就需要云来服务患者,医院把面对患者的数据备份存储到云端,让患者访问云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数据,不让患者直接访问医院数据,这样提高了医院的安全,也节省了医院的资源应用,患者体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结
随着技术的发展,医院的数据上云已经不是技术问题,安全永远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从目前来看方案是可行的,并且业界已经有案例运行良好。随着患者获取自身数据的呼声越来越高,需要做大数据分析准备及灾备已经迫在眉睫。我们需要考虑患者和医院利益及隐私安全问题,以保护隐私并且不违法作为原则来制定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医疗云平台将拥有末端数据自动识别采集、海量数据挖掘分析等更加高级的功能,以云平台作为存储和计算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将向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