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时代的生活,必然要基于网络环境,各种形态和模式、生活方式都发生着重大变化,全面推进信息化,打造“智慧医疗”,开启了加快医疗现代化,建设医疗强国的新征程。
友德信息多年来,凭借对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以及对用户信息应用需求的全面深入了解,结合供配电、制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设备支撑系统等方面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与实施经验,为医院信息化建设量身定制了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从医疗、业务管理信息化到智慧医院建设,全面高效地满足了医疗行业客户的需求。
世界著名可用性研究中心将信息化的企业运营可用性界定为四个层面的工作:
人员管理的可用性®
工作流程的可用性®
IT信息技术的可用性®
最基础的是信息系统环境的可用性,即NCPI(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NCPI是机房中与IT系统赖以生存的、关键的一部分,由基础建设、电力供应、空气调节、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监测系统、系统管理服务等部分组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机房工程。
一个高效运转的机房,对其进行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设计是基础,再通过严格的施工将其付诸实际。
根据IT产业日新月异的特点,我们所做的设计在满足各项业务需求的同时,还要面向未来的快速发展—这就是让机房也“动”起来。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的具体原则主要包括:
要充分考虑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电力故障、通信故障、漏水、雷击、非法入侵等造成的安全事故。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提高运维管理水平。
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基于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坚持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业务发展、设备扩容奠定基础。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今后信息化发展及技术进步的需要,提供设备扩容、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保证既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又能兼顾未来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数据中心机房的设计和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功能的实用性,要以充分满足技术、管理需求为前提。
采用的各类机房设备应具有智能化、可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建立全面、完善的集中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机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故障,提高机房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机房的各类设备、设施要便于维护。
在进行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在充分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应努力节约成本,降低建设费用。同时,还应综合考虑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今后的日常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在数据中心机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根据人机工程原理,考虑机房工作人员的便利、舒适。
采用环保材料、加强环保措施、避免环境污染;采用节能设备、重视节约能源。
“智慧医院”是以后的大趋势,是智慧医疗之路上最为具体的实体化工程,意义非凡。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智慧医院”给医院和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同时提升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