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2月20日全国累计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74677例,在响应钟南山院士“足不出户,憋死病毒”的号召下,百姓如何安全无接触的,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避免交叉感染在现在的情形下显得尤为重要,使得互联网问诊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御战中异军突起。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医疗支持的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大。在2019年8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就正式发布了《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同时,在本次疫情期间,国家卫健委多次发文强调:要大力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
互联网医疗不仅可以解决百姓在家看病的医疗需求,减轻疫情带来的恐慌,更重要的是缓解非常时期抗疫前线的医疗压力。
经过多方筹备,整合以及全力部署,科右前旗人民医院于2020年2月8日,全面上线发热门诊免费在线问诊服务。疫情当前,我院医生主动请缨,希望能在新型肺炎抗击疫情中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让患者足不出户,通过在线语音,在线视频以及文字+图片的方式,与医生交流病情,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缓解疫情带来的恐慌感。
在线发热门诊有什么样的好处?为什么我们的医院要主动部署?
1、无需去医院咨询,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2、缓解医院门诊压力,将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3、图片+文字+视频的方式沟通更直接有效,患者可将相关检查、检验报告、药品说明书等拍照发给医生帮助指导。
4、无需下载其他程序,简化操作,节省手机存储空间。
5、随时随地在家就可以向医生咨询,由医生指导合理健康的居家隔离方式。
6、专业的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民众对疫情的恐慌感,协助大家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新冠心理健康咨询
2020年2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指导、协调热线主办机构尽快组建、充实热线工作团队,鼓励有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精神卫生、心理学专业人员、符合条件的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共同参与热线服务。
无论是从前线的医护人员还是普通的民众,从节前开始到现在一直处在紧张的心理压力下,难免会有一些人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导致的失眠,压抑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开通了线上心理咨询功能,帮助有一些心理不适的患者纾解压力。
选择新冠心理健康咨询菜单,进入专家选择页面,选择在线医生,点击进入相关医生简介页面,再进入咨询页面。
新冠肺炎智能筛查系统
第一代AI智能筛查助手,该系统以国家卫健委给出的《问诊量表》逻辑为基准,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患者反馈的症状,判断是否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并给出是否需要紧急就诊,或者居家自我隔离的就诊建议。
咨询者只需要点开菜单选项,根据系统提示,依次回答系统提出的问题,就会得到就诊建议。
新冠肺炎防控预检
《根据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及解读取,等多个关于疫情的通知文件,结合医院的特殊性我们研发出一款患者智能预警自动筛查系统,系统节省了人员交叉感染,也解决了重复问诊,也减少了医疗压力。
第一轮筛查:
准备进入医院的患者,提前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医院微信小程序,进入患者智能预警自动筛查系统,进入后首先进行基础数据填写(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有无接触史等),通过AI智能问诊进行第一轮筛查(如:就医、探视、派送、工作;身体有何不适,是否发热、腹泻、头晕、乏力等),系统智能判断,提出建议挂号科室,并显示当日医生排班,显示就医流程,显示科室位置,可以进行线上预约挂号,也可进行线上咨询与问诊。
第二轮筛查:
进入医院时采用热通道二次筛查,进入通道刷身份证(如通过二维码或医院微信小程序已填写信息的直接匹配),温度显示摄像头采集信息(体温、进出时间、人脸识别、人证合验、考勤记录、录像等多个功能),所有信息上传到HIS系统,如有异常报警不予通过,信息直接推送相关人员,所有影像、轨迹、体温、人员等信息进行存储归档,按用户需求可以提供数字、线性、图框等多种形式的报表与数据,上级检查时可以随时提供电子或纸置的信息与报表,也可以对接防控中心、卫建委等机构,可以直接远程查看数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也可通过手机端微信,查看实时、本日、本周等数据。
疫情过后系统可升级到智能分诊,实现院内导航,线上分诊,患者自查,科室推荐,实时排队等多项功能。
医生可以登录新冠肺炎防控预检系统PC端,录入预检信息或者查看导入的预检数据。
(后台显示系统自动导入的入院数据)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刻,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是英雄,默默无闻的战斗在检验科工作者也是英雄。
最后让我们向这些与病毒距离最近的工作者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