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医疗卫生健康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包括:
1.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450元提高到610元。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3.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惠及5700多万人次。
4.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费用负担超过4000亿元。
5.设置13个国家医学中心,布局建设7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6.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7.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50元提高到84元。
9.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组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保障人民健康。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医疗卫生健康方面的主要预期目标及工作重点:推进疫苗迭代升级和新药研制,切实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向华 让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家门口医院
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的热点关注。“进一步推动急救康复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康复护理水平,势在必行!”向华表示,在调研中他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能力和设备普及有所提升改善,但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依然不足,急救机制不健全,人员也存在短缺等问题。
在担任湖南省政协委员期间,向华围绕普及社会急救意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现场急救能力提出多份提案,推动通过“互联网+医疗”,打造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信息网络,让急救关口前移。
“针对医疗机构急救康复的上下流转通道不畅问题,部分地区通过上级医师去社区乡村坐诊的方式寻求解决,但这也是治标不治本。”向华建议,要从国家层面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推动急救和康复医疗转上要通畅,转下要流畅;要通过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家门口的医院。
同时,向华认为,补齐基层急救康复医疗短板的核心,就在于能力建设。“能力建设的关键,就是基层医疗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向华建议,固定基层急诊科和康复科的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推动人才和技术下沉,让有能力的人能安心干事,留住人才才有未来;要通过强化康复医疗设备硬件和人才软件“双管齐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康复护理水平;要开放日间康复病房,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规范项目收费,减轻社会、家庭、医保负担,解决社会化住院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医院院长 刘林林 优质医疗难抵基层?互联网医院来相送
互联网医院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与传统医院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的总称。
刘林林指出,目前,互联网医院对慢性病、常见病的诊疗具有较强的适配性,慢性病、常见病的诊疗需求也是中国互联网医院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刘林林所在医院的互联网医院运行近三年,具备AI智能导诊、在线预约挂号、在线预约检查、在线复诊、在线缴费、报告查询、药品配送到家、用药指导、病案邮寄、智能随访等几十项功能,截至2022年末,其线上问诊量超过6万人次,线上预约量约47万人次。
刘林林举例说,目前,患者在该院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后,可选择到院外药店购买药品,或选择药品配送到家,这不仅为患者带来方便,更有利于推动医药分开,形成更加合理的就诊秩序。
由于慢性病、常见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而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也是摆在医院前面的一道难题。对此,刘林林建议,各互联网医院可提供家庭成员组的互联网就医模式或社区联动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平台模式,通过家人或社区志愿者的帮助,解决老年群体互联网使用技术难题,实现老年群体对互联网医院业务的便捷获取。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审批和落地的速度明显加快,但相关配套措施亟待跟进与完善。
刘林林表示,发展互联网医院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落实信息系统技术安全措施和管理措施,注重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
多年来,中国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优质医疗送到基层。刘林林认为,互联网医院是推动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我们的设想,如果互联网医院全面铺开,就相当于每户家庭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优质医疗服务直达千家万户,不仅能看病,还能进行健康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张文宏 要建设更有弹性、更有韧性的基层卫生医疗体系
张文宏表示,疫情三年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防疫政策的调整,避开了多个致病率强、致死率高的感染波峰,目前疫情已经进入“舒缓阶段”。
他说道,在践行和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时,我国基层社区医生承担了巨大的工作。他讲述了自己在疫情高峰时期,在上海青浦区朱家角社区医院巡诊的经历。在社区医院的努力下,一些新冠重症患者通过接受专家线上会诊以及就地治疗后康复出院。
张文宏呼吁,应加快社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通过动员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力量,赋能社区医院的医生,形成三网联动,分层、分级、分流,应对未来的公共卫生挑战。
他认为,目前我国疫情正处于“舒缓阶段”,这为强化基层卫生体系提供了好时点。“我们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策更加成熟,国家也在制定进一步加固基层医疗体系建设的政策,使得基层卫生医疗体系更有弹性、更有韧性。”张文宏表示。